close

多瑙河之波(Danube Wavesドナウ河のさざなみ)
《多瑙河之波》是19世紀末羅馬尼亞的作曲家揚•伊萬諾維奇(
Iosif Ivanovici)所創作。他長期在布加勒斯特軍樂隊中任職,創作過一些器樂作品,但只有《多瑙河之波》有影響並 且流傳。這部作品原是一首為軍樂隊創作的吹奏樂圓舞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的形式,演出後由於受到人們的歡迎,作曲家還把它改編成鋼琴曲。後來,這部作品在 巴黎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伊萬諾維奇和他的作品便銷聲匿跡了。

《多瑙河之波 - 簡介
《多瑙河之波》是19世紀末羅馬尼亞的作曲家揚•伊萬諾維奇所 創作。他長期在布加勒斯特軍樂隊中任職,創作過一些器樂作品,但只有《多瑙河之波》有影響並且流傳。這部作品原是一首為軍樂隊創作的吹奏樂圓舞曲,採用維 也納圓舞曲的形式,演出後由於受到人們的歡迎,作曲家還把它改編成鋼琴曲。後來,這部作品在巴黎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伊萬諾維奇和他的 作品便銷聲匿跡了。或許弱小的民族在文化上也逃脫不了被人宰割的命運,1902年日本人將這部作品填了詞,堂而皇之地使這部羅馬尼亞作品搖身一變,竟成了 名為《朦朧月中春之夜》的日本歌曲。在我們看過的描寫日本早期內容的一些電影裏,經常出現這部作品的旋律,如《啊!野麥嶺》影片開始時的宮廷舞會, 用的就是這首曲子。40年代末期(也就是德國和日本戰敗之後),羅馬尼亞拍攝了著名影片《喬松的故事》,也就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多瑙河之波》,將該曲 作為主題曲,取名為《結婚紀念日之歌》,同時向世人揭示了這部作品的真實身份。至此,這部本應屬於羅馬尼亞民族的優秀作品才得以物歸原主。
樂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圓舞曲和尾聲組成。伊凡諾維奇所作圓舞曲的旋律以小調色彩為主,優美、舒展而略帶淡淡的哀愁,具有獨特的個性。 序奏以快板開始,然後在2/4拍子的曲調上轉為行板,最後以小調色彩和4/4拍子奏出由主旋律演變而成的曲調,從而結束序奏段落。多變的速度和節拍使整個 序奏部分充滿了生氣勃勃的活力(有些改編曲將序奏部分略去,直接演奏第一首小圓舞曲)。

多瑙河之波 - 描述

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一主題徐緩委婉,其旋律如同緩緩迴旋流淌的河水或一首溫柔親切的歌曲一般;緊接著的第二主題B,每一樂句都先緊 後松,反復出現的八分休止符,使樂曲充滿了跳躍感。 第二小圓舞曲的大小調色彩變化豐富,也以兩個對比性主題構成。第一主題A的舞蹈氣氛比較強烈;第二主題B使用了大量的跳進音程,但仍然保持著流暢的特點, 猶如翻滾喧嘩的河水滔滔東去。結尾部分先將序奏的素材加以演變發展,然後再現第三小圓舞曲的主題和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二主題B,然後通過樂隊全奏有力地結束 全曲。


多瑙河之波圓舞曲

[羅馬尼亞]楊·依萬諾維奇
Iosif Ivanovici

  《多瑙河之波圓舞曲》的作者楊·依萬諾維奇,1845年生於羅馬尼亞加勒斯特。他小時候就非常熱愛音樂。長大後,成為加拉茨和布加勒斯特樂隊總監。並曾去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研究音樂。楊·依萬諾維奇創作了許多進行曲、圓舞曲和根據民間曲調改編的集成曲。也有少量歌曲。他的主要作品有吹奏樂《山中的仙女》、《白鴿》、《閱兵進行曲》等。

  1889年,楊·依萬諾維奇的作品在巴黎國際音樂比賽會上獲獎。從那以後,他的鋼琴曲和琴樂小品經常出現在歐洲一些國家的社交晚會上。

  《多瑙河之波》創作於1880年。那時候,楊·依萬諾維奇三十五歲。正在布加勒斯特樂隊供職。這支曲子原是他為這個軍樂隊寫的一首吹奏樂圓舞曲,由於受到人們的歡迎,後來,作曲家指導它改編成鋼琴曲。現在,人們常聽到的管弦樂曲,是後來改編的。管弦樂有許多種版本,短的只有三分鐘,少用了其中一兩個小圓舞曲及序奏,而長的有六、七分鐘。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流。它發源於德國境內,向東南流入奧地利,經匈牙利、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註入黑海。這首《多瑙河之波圓舞曲》描繪了多瑙河碧波蕩漾的美景與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它用維也納圓舞曲的形式寫成。前面有序奏,主體由四個小圓舞曲組成。每首小圓舞曲都有A、B兩個旋律,一般都有反復,最後有尾聲。

  《多瑙河之波圓舞曲》的序奏是A小調,2/4拍。開始,由低音樂器演奏一段輕快的曲調,高音聲部演奏和聲。這一段描寫黎明時景象。大地在蘇醒,多瑙河和兩岸都充滿生機。然後,單簧管吹奏出一段節奏自由、鄉土氣息十分濃郁的旋律,給人以詩情畫意。

  這個序奏為後面圓舞曲的出現作了鋪墊。

  第一圓舞曲,A小調。第一主題由弦樂器在中音區演奏,它的旋律優美動人,宛如多瑙河正平靜地流淌,在清風吹拂下,河面上不時泛起陣陣微波。

  第二主題性格活潑,與第一主題形鮮明的對比。

  第二圓舞曲轉D小調,第一主題由於進行中用了一系列四分休止符,因而曲調顯得輕快而活潑。

  第二主題用了許多連線,它把重音落在小節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給人以重音顛倒的感覺。(這裏吸收了象馬祖卡等民間舞節奏的特點)

  經過四小節間奏,引出第三圓舞曲。這時,樂曲回到原來的A小調。第一主題情緒柔和,由弦樂演奏。

  第二主題是由一系列帶有裝飾音的作分音符組成的,幾乎每個音符後面都有一個八分休止符。它顯得十分輕快,而富於彈性。

  第四圓舞曲又轉回到F大調。第一主題各音相連,中間沒有用一個休止符。它和上面那首小圓舞曲大量運用休止符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曲調,是非常流暢的。

  第二主題采用對答式的寫作手法,每個答句中,都用有顫音,顯得十分輕巧、別致。

  經過十二小節的間奏,第一圓舞曲第二主題再現。它直接和第四圓舞曲的第二主題相連,再接尾聲,樂曲逐漸推向高潮後,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羅馬尼亞用《多瑙河之波》為題拍的一部故事影片,其中主題曲就是用的楊·依萬諾維奇的這支曲子。那裏面還帶唱詞呢,不過那是出於影片的畫面需要而後填的詞,對原曲的意境也多少有些反映。

"Waves of the Danube" (Romanian: Valurile Dunării; German: Donauwellen; French: Flots du Danube; Russian: Дунайские Волны) is a waltz composed by "Waves of the Danube" (Romanian: Valurile Dunării; German: Donauwellen; French: Flots du Danube; Russian: Дунайские Волны) is a waltz composed by Iosif Ivanovici (1845–1902) in 1880, and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omanian tunes in the worl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The Anniversary Song", a title given by Al Jolson when he and Saul Chaplin released an adaptation of the song in 1946.[1] "The Anniversary Song" is sometimes confusingly referred to as "The Anniversary Waltz", which is actually the name of a completely unrelated song. As "Waves of the Danube", the song is also confused with the more famous Danube tune "The Blue Danube" by Johann Strauss II.
(1845–1902) in 1880, and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omanian tunes in the worl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The Anniversary Song", a title given by Al Jolson when he and Saul Chaplin released an adaptation of the song in 1946.[1] "The Anniversary Song" is sometimes confusingly referred to as "The Anniversary Waltz", which is actually the name of a completely unrelated song. As "Waves of the Danube", the song is also confused with the more famous Danube tune "The Blue Danube" by Johann Strauss II.
 

ヨシフ・イヴァノヴィチ(Iosif Ivanovici, 1845年 ティミショアラ - 1902年9月28日 ブクレシュティ)はルーマニアの作曲家・指揮者でガラツィとブクレシュティの軍楽隊の隊長である。イオン・イヴァノヴィチ(Ion Ivanovici)とも。
 
 ティミショアラに生まれる。彼はワルツ、ファンファーレ、行進曲や民謡に基づく作品などおよそ350の作品を残し、パリ万博では作曲賞を受賞したほどである。
 
 現在はその作品の多くは忘れられ、1880年に作曲したワルツ《ドナウ川のさざなみ Valurile Dunării》のみが盛んに演奏されている(他にルーマニア王妃エリサベタの筆名を題名としたワルツ《カルメン・シルヴァ》が極稀に演奏される)。《ドナウ川のさざなみ》は、その哀愁を帯びた旋律、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の見事さなどから、東欧の作曲家のワルツ作品としては突出して有名な彼の傑作である[1]。
 
 《ドナウ川のさざなみ》は同じころ活躍していたヨハン・シュトラウス2世の作品《美しき青きドナウ》とはまったく表情が違い、《美しき青きドナウ》が優雅で明るい曲であるのに対し、《ドナウ川のさざなみ》は感傷的でロマンチックな曲である。そのような理由からかこの曲は、日本人の心に訴えるものがあるのか、「月は霞む春の夜」という歌詞がつけられて歌われるほど日本では人気がある。また、当時の軍楽隊のレパートリーにされていたという。アメリカでも歌詞がつけられ、《アニヴァーサリー・ソング》として親しまれている。《ドナウ川のさざなみ》は映画にも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その例に《野良犬》、《ジョルスン物語》、《パパは出張中!》などがある。彼がこの曲を作曲した時期はルーマニアが独立を認められた時期である。なお、彼には長調と短調を組み合わせてワルツを作る傾向があったといわれる。
 
 ピアニストのアンドレイ・イヴァノヴィチ(1968年生まれ)は彼のひ孫である。
 

 

 

arrow
arrow

    puydufou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