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真相 杜甫(とほ)の真相(しんそう)

杜甫001  

1. 

西元770年夏天的一天,在湖南湘江的一條小船上,詩人杜甫因病去世,享年59歲。杜甫的死,在當時沒有引起任何的反響。這位被後世尊稱為“詩聖”的大詩人,當時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一個小人物,他做過幾天小官,在政治上毫無影響,他寫下過眾多傑出的詩歌,但沒有一首入選過當時流行的選本。也就是說,無論在哪一方面,杜甫都沒有進入到主流。
   

  杜甫塑像007  

杜甫005

 

杜甫006

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景區內的杜甫塑像


西元765年五月,杜甫出川,次年春抵達夔州,即今天的重慶奉節縣。杜甫在夔州居住約兩年時間,期間寫了約四百首詩歌,創作達到了頂峰,其中包括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境雄渾開闊,沈鬱深沉。白帝城是杜甫常去的地方,並以此為題寫過多首詩作,他這樣替諸葛亮感慨:“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在當時籍籍無名,從他的安葬之地存在爭議也可以看出。先說去世之地,歷來就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說杜甫死於湖南耒陽,證據來自于《舊唐書》的記載,說的是杜甫自潭州(今湖南長沙)乘船去郴州投奔任錄事參軍的舅父崔偉,到達耒陽時,遇上了發大水,不能前行,當時的耒陽縣令知道後,帶著牛肉白酒來看他,杜甫由於很久沒有吃過飽飯了,大吃一頓後被撐死了;

也有一種說法是說杜甫捨不得把牛肉一頓吃完,就留了一些,由於天氣炎熱,牛肉變質,杜甫吃後中毒而死。今天湖南耒陽市第一中學的院內,還留有一座杜甫墓塚。

其二是說杜甫死於自潭州北返的船上,在今天湖南嶽陽平江縣附近,證據來自於《平江縣誌》的記載和唐代詩人元稹的記錄。杜甫死後,家人無力將其遺體運回老家,只好把他安葬在嶽陽平江縣,直到四十三年後,西元813年,他的孫子杜嗣業經過很大的努力才把他的遺體運回老家。在遷葬過程中,途徑湖北荊州的時候,杜嗣業遇見了詩人元稹,元稹給杜甫寫了墓誌銘,在墓誌銘中元稹除了說自有詩人以來,從來沒有像杜甫這麼偉大的之外,還明確說明瞭杜甫死於嶽州。

以上兩種說法,第二種應該更可靠。元稹和杜甫是同一個時代的詩人,並且他見到了遷葬的當事人杜嗣業,杜嗣業一定是把遷葬的過程與他說了,所以他才有那麼肯定的記錄。今天平江縣也有一座杜甫墓祠,位於平江縣安定鎮小田村。

如此看來,杜甫死於牛肉白酒的說法,也站不住腳,杜甫是因病去世的。

在他很小寄居洛陽一位姑母家的時候,他就差點因病死去,在善良的姑母的精心照料之下,他雖然活了下來,但體質一直很弱,在長期的漂泊生涯之中,他又得了肺病、瘧疾、糖尿病和風痹等病。

自西元968年到去世將近兩年的時間之內,杜甫一直生活在一條小船上,那麼潮濕惡劣的生活環境,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肯定是極不適應的,更何況這個北方人還體弱多病。說實話,杜甫活了快60歲,已經很不容易了。


杜嗣業把杜甫的遺體運回河南後,移葬在河南偃師的首陽山下、杜甫遠祖杜預墓附近、祖父杜審言墓的旁邊,就在今天的偃師市杜樓村北。

不過在杜甫的出生地、河南省鞏義市也有一處杜甫墓,位於鞏義市區西5公里康店鎮康店村邙山嶺上。到底哪一座是杜甫的真墓呢?現在亦有很大的爭議。可以肯定的是,杜嗣業把杜甫遺體運回河南後,首先是埋在了偃師,至於後來再有沒有遷葬,目前沒有找到相關的記載。
 

2
與現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那位憂國憂民、心系天下的詩人形象相比,《舊唐書》和《新唐書》對杜甫的描敘完全是顛覆性的。

《舊唐書》裏說杜甫是一個性格偏狹、浮躁,心胸狹窄的人、而且他還常常依仗自己對別人有恩而放蕩無忌;

《新唐書》則說他是一個不肯自我反省、自我檢點的人,還喜歡空談國家大事,調門很高但又不切實際,他為了做官不擇手段,一會兒在皇帝面前自吹自擂,一會兒又裝出一副可憐相,而且話說得既不得體又不明智。總之是一個很讓人討厭的人。事實上,不光後來的《舊唐書》和《新唐書》這麼記載,在杜甫死後的幾十年裏,對他的主流評價亦大抵如此。

直到四十多年後,才開始聽到對杜甫的尊崇與讚頌,除了元稹在墓誌銘裏對他的讚美之外,白居易和韓愈也分別寫詩推崇了他。

韓愈在《調張籍》一詩裏,第一次將杜甫和李白並列,他還嘲笑那些認識不到李杜的價值、而且還在詆毀李杜的人,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客觀來講,新、舊《唐書》對杜甫的描敘和元、白、韓等人對杜甫的評價,角度並不一致,前者主要是從人品道德方面講問題,後者側重從文學價值方面進行審視,雙方都有片面之處。

元、白和韓愈的確是認識到了杜甫及其詩歌的價值,他們在推行的文學革命中,都把杜甫作為了一位先驅,也正因此,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杜甫這個人,這種美化後來愈演愈烈,直至兩宋期間,終於把杜甫抬到了聖人的位置上;

反過來,新、舊《唐書》對杜甫的描敘固然有不公允的地方,但也並非完全捕風捉影,從杜甫一生經歷來看,他在性格方面的確存在著致命的缺陷,而正是這種缺陷,決定了他多舛的命運。

 

河南偃師杜甫墓  

杜甫003

河南鞏義杜甫墓


鞏義杜甫墓,位於鞏義市區西5公里康店鎮康店村邙山嶺上。杜甫出生于河南鞏義,死於湖南嶽陽,去世四十三年之後,其孫杜嗣業將其遷葬于河南偃師的首陽山下,至於後來再有沒有遷葬到鞏義,目前史學界存在著爭議,有學者認為鞏義杜甫墓只是一個紀念墓。

杜甫,字子美,西元712年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他的十三代祖杜預是西晉時的軍事家和文學家,平定東吳有功,注過《左傳》,他的後代幾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過不同的官職。

祖父杜審言,不僅官至膳部員外郎,深得武則天的信任,而且還是初唐時期一位很有影響的詩人,與稍晚的宋之問齊名,是五言律詩形式的奠定者。

杜甫對杜預和杜審言十分推崇,把他們作為人生的榜樣,他自稱“奉儒守官”、“詩是吾家事”,言語間不無得意之處。他年輕的時候就曾豪邁的立下了一生的志願:“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抱負可謂不小。

杜甫出生之時,父親杜閑為兗州(今山東省兗州市)司馬,母親崔氏在杜甫5歲時就去世了,崔氏出身於名門望族,崔家曾與皇族通婚,所以杜甫在詩中多次誇耀自己的舅舅都是有名的人,在顛沛流離的後半生,他曾多次投奔幾位舅舅並得到了相應的資助。比如安史之亂中有一段時間,他就拖家帶口,投奔過當時在陝西白水縣做官的一位舅舅。


可以說,杜甫從一出生就過著至少衣食無憂的生活,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基本上是在洛陽度過的,這讓他養成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作風,並且這種作風終其一生都沒有改變。

大約在二十歲的時候,杜甫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漫遊生活,他先後遊歷了吳越和齊趙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江蘇和山東、河南南部一帶。這十年的時光,對杜甫來說是很快活的,他不用擔心經濟來源,完全不知生活艱辛,一路之下,飽覽祖國大好河山,少年意氣風發,結識了很多的朋友。當然啦,杜甫的漫遊,也不完全是遊山玩水,實際上還是在找出路。那時候很多人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往往都會有這麼一段漫遊,走出家鄉,到人文薈萃之地,結交有勢力的人物,用言語和詩歌為自己做宣傳,在社會上博取名聲,有了這種名聲再去考試,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了,就算考不上,能得到一些地方首長的賞識,在他們的幕府裏求個工作,也是不錯的。

杜甫的漫遊,也有這種實際的目的,他之所以到吳越一帶,是因為他的一位叔父杜登在武康(今浙江湖州)做縣尉,還有一位姑丈任常熟縣尉;

他遊歷到山東的原因更簡單:父親在兗州做官。不過,十年漫遊,並沒有給杜甫的事業前途打開一條出路,在江南漫遊期間,他曾回鞏縣參加過一次科舉考試,但沒有考上。他在旅途中結識的大半還是和他一樣遊獵唱歌的朋友,不能給他帶來實際的幫助,而這時杜甫已經三十歲了,除去寫了一些詩文和結了婚之外,他在社會上的實際工作可以說還完全沒有開始,更沒有求得一官半職,這和他的生活理想是相背離的,杜甫有點著急了。

在三十歲和三十五歲之間,他時而留在河南偃師首陽山下的一座窯洞裏,對著杜預和杜審言的墳墓發一些人生不如意的感慨,時而去洛陽碰碰運氣,但始終沒有如願,倒是結識了對他詩歌產生過影響的詩人李白,西元744年,兩人結伴到齊魯一帶遊玩,中間又遇到了杜甫早年結識的朋友高適,三人聚在一起,求仙打獵,吟詩唱和,度過了一個浪漫而放蕩的秋天。


浪漫的時光總是短暫,依舊一事無成的杜甫不能再等下去了,在三十五歲這年,也就是西元746年,杜甫終於決定到當時的首都長安去,也許在那裏他能找到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機會。

 

西安長安區杜公祠  

西安長安區杜公祠


在長安期間,杜甫曾在杜陵和少陵一帶居住,杜陵是西漢宣帝劉詢的陵墓,少陵是漢宣帝第一個皇后許平君的陵墓,比杜陵小,故稱小陵,古代“小”與“少”通假,故也稱“少陵”。杜甫居於此處,還因為他所崇敬的遠祖,西晉名將杜預是“京兆杜陵人”,杜甫大概在心中把這裏當作了自己的一處故鄉吧。

後人為了紀念杜甫,在他居住過的地方建立了杜公祠,史載長安杜公祠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位於韋曲和杜曲之間的牛頭寺南,後面為少陵原,祠下為樊川。今天的杜公祠就在西安長安區區政府韋曲鎮上,鄰近楊虎城烈士墓。順著指路牌,從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上到一個半坡上,在牛頭寺的旁邊,就是杜公祠,十分的安靜,臺階的護欄上寫著杜甫的詩句,意境古典。這裏實實在在就是杜甫眺望長安城、為京城陷入安祿山之手而失聲痛哭的地方啊!杜公祠現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觀免費。

4. 

杜甫決定到長安去,當然還有一個最直接最現實的原因,他的父親杜閑被調到了奉天(今陝西乾縣)做縣令。剛到長安的那一段時間,杜甫的生活還是比較愜意的,去奉天看完父親回長安的路上,在鹹陽的旅館裏,他還有閒心和旅客們賭博。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父親杜閑就因病去世了。

父親死了,沒有了經濟來源,杜甫的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從此開始了困居長安十年的生活,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居無定所,直到751年,他才在曲江南、少陵北、杜陵西一帶給安頓了下來。

杜陵,是他所推崇的遠祖杜預的故鄉,杜甫估計是在這裏找到了一些心靈安慰吧。也正因為在這裏住過,所以杜甫自號“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和“杜陵野客”等等。

三年後,妻子楊氏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宗文和宗武來到了長安,吃飯的人多了,生活更加困難,杜甫根本無力養活一家老小,於是他乾脆把妻兒送到了奉先(今陝西蒲城),托奉先的縣令照料,這位縣令姓楊,是楊氏的同族親戚。也正因為有這麼一個舉動,奉先這個地方後來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大名,

755年,杜甫從長安去奉先探望妻兒,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千古名句,就是出自這首長詩。


長安十年期間,杜甫又參加過兩次科舉考試。一次是在西元747年,唐玄宗向全國發了一個通告說: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直接參加一次他特批的恩科考試。杜甫當然參加了,他的詩寫的那麼好,應該能考上吧。然而,他又落榜了。原因據說是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在搗鬼,他對玄宗說:天下所有的人才都已經到了朝廷裏,再沒有遺漏的人才了,所以這次考試,沒有錄取一個人。玄宗聽了李林甫的話,也沒說什麼,這事兒就這麼結束了。但這個結果對杜甫來說卻是不好的,他只有繼續等待,到處求人舉薦,走門路,拉關係。他先後找了玄宗的女婿張垍和楊國忠的親信、當時的“長安市市長”鮮于仲通。他寫詩給張垍,誇他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閃奪目;他寫詩給鮮于仲通,一方面恭維他是如何如何了不起,一方面又說自己是多麼多麼的可憐,整天跟在有錢人後面討一點剩飯剩菜,求您給皇上去說一聲吧,有個讀書人快要餓死了。杜甫的這番功夫還真沒有白費,張垍利用和玄宗走得比較近的便利,給杜甫提供了一個好機會。事情是這樣子的:西元750年,有個太白山的道士對唐玄宗說,老子給他托夢了,在一個山洞中有一本修煉長生不老的秘笈,玄宗真派人去找了,一找還給找著了,於是就要舉行一個慶典,徵求歌功頌德的文章。張垍將這個消息事先捅給了杜甫,杜甫於是得以在第一時間進獻了三大禮賦。這一招果然奏效!玄宗讀了三大禮賦之後,覺得杜甫很有才華,於是吩咐集賢院再考一考杜甫。這是一次十分奇特的考試,考官一大堆人,考生卻只有一個。然而,考試的結果是:把這人的資料先放到檔案室吧,暫不考慮,等待錄用。杜甫又一次失望了,甚至是惱羞成怒了,他到處抱怨,埋怨朋友們不夠意思,我杜甫本來有管仲那樣的才能,但沒有鮑叔牙那樣的朋友來幫忙。


面對這麼好的機遇,杜甫為什麼又沒有達到求個一官半職的願望呢?有不少研究者認為是政治黑暗,奸臣當道,又是李林甫在搗鬼。但這種說法沒有道理,杜甫是皇帝欽點要考試的人,考官又不止是李林甫一個人,他不會也沒有機會故意打壓杜甫,再者以他的身份也犯不上。

真實的原因可能是杜甫在那麼多人的注視下參加考試,比較緊張,臨場發揮不好。

更大的可能是他的文章不符合要求,考試畢竟不是寫詩抒情,而是考一些治國策略,在這方面,除了說說大話外,他不會有真正有價值的見解。皇帝給他一個等待錄用的機會,應該說已經不錯了,也是合理的。但杜甫不這麼認為,當時他是怨氣沖天,多年後窮困潦倒之時,回憶起這次考試,他卻又是傷心又是得意:想當年,那麼多大臣圍得像一堵牆一樣看我落筆答題,是何等風光啊,現在呢,我吃不飽穿不暖,蜷縮在路旁,是多麼可憐啊!


5
杜甫終於還是做官了,四十三歲那年,即西元755年,他被任命為河西縣尉,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一直到765年他自己請求解除嚴武幕府中的職務,十年間杜甫斷斷續續做過好幾次官,但每一次時間都很短,總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年。我們先不妨來梳理一下杜甫的為官經歷:
755年,任河西縣尉,河西即今天陝西省合陽縣,河西縣尉的職務相當於縣委辦公室主任,但杜甫未到職;
755年,由於不肯就任河西縣尉,通過朝中朋友的幫忙,改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是一個看管武器倉庫的小官,正八品下。就任一個多月後,“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淪陷,杜甫在逃難路上被叛軍抓住,抓到了長安;
757年,杜甫從長安逃出,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當時新皇帝唐肅宗所在地鳳翔(今陝西鳳翔縣)。當他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出現在唐肅宗面前時,唐肅宗為了表彰他的忠心,在這年的5月,任命他為左拾遺,這是一個正八品下的諫官,經常可以見到皇帝。杜甫在這個職位上做了約一年的官,由於替打了敗仗的房琯辯護,被唐肅宗貶到了華州(今陝西華縣);
759年春,杜甫任華州司功,這是一個管當地文教工作的小官。這一年關中遭遇旱災,上任不到三個月,杜甫即棄官逃難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去了;
764年秋,在成都期間,杜甫曾在自己的世交,當時的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的幕府中做過大約五個月的參謀工作,後藉口身體有病,於765年正月辭去了這份工作。在此之前,嚴武還推薦杜甫擔任京兆功曹,但他當時想回洛陽便謝絕了。在嚴武幕府工作當中,嚴武還為他爭取到了一個“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職,後人稱杜甫為“杜工部”即源於此,但這只是一個虛職。


我們不僅要問:杜甫為什麼當不了官呢?即便好不容易撈到了一個小官,為什麼又幹不長久呢?這裏面固然有政局動盪等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杜甫本身。

說白了,他根本就不是當官的材料。
首先,杜甫沒有做官的能力和基本素養。在這一點上,很多美化杜甫的人愛拿他那“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詩句來說事,仿佛只要給杜甫一個平臺,他就能做出一番偉業。但理想歸理想,辦事歸辦事,在做官期間,杜甫並沒有做出像樣的成績,反倒是連基本的工作素養都很欠缺。由於性格懶散,杜甫往往不願做實事,朝廷任命他為河西縣尉,按理說這是他造福一方百姓的好機會,也和他的理想相符合,但他嫌那裏離京城遠,工作條件艱苦,拒不上任,而寧願在京城當一個管倉庫的小官,不僅可以留在京城,而且工作清閒,有大量的時間和朋友們一起喝酒聊天。

後來有人替杜甫辯護,說他不去河西就職,是因為不想當一個魚肉百姓的官吏,這實在是扯淡。

在這一點上,杜甫自己倒是坦率,他在詩裏說了就是不想去那裏“受罪”。即便是後來擔任了管倉庫的官吏,沒幹幾天,他就覺得枯燥膩味了起來,寫了一些發牢騷的詩,意思是怎麼能做這麼無聊的事情呢?!所以剛上任沒幾天,他就到奉先探親去了。


在嚴武的幕府工作的那段時間,杜甫也是極其鬱悶的,自然,錯不在嚴武,還是在杜甫自身。一直以來,嚴武都對杜甫非常照顧,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嚴武隔三差五就帶著酒肉去看他,一方面是怕杜甫寂寞,另一方面也是替他改善生活。嚴武曾兩度在成都做官,第一次是在761年底,嚴武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但在762年4月被召回長安任太子賓客兼禦史中丞,第二次是764年,嚴武再到成都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杜甫就是在這時去嚴武幕府中上班的,當然這是嚴武竭力相勸的結果,他實在是不贊同杜甫的那種生活方式,覺得應該出來做點事,掙點錢,養活一家老小。嚴武大概也沒指望杜甫能在工作崗位上幹出多少成績,只是找個機會給他發薪水而已。杜甫心裏也明白這一點,但一旦進入到具體的工作狀態,他就立馬變得十分情緒化,滿腹牢騷。他後來辭職的藉口是有病,這也是事實,他當時得了風痹,大概就是現在腦血栓之類的病,上班坐久了就半邊身子發麻,但這遠遠不是他堅決請辭的真實原因。真實的原因大概有兩個:其一是和同事處不好關係,可笑的是他還在詩中把自己比作孔雀和暫時不得志的大人物,不會與那些小人(同事)計較,這真是哪兒跟哪兒呀;其二,應該是更隱秘的一個原因,是他覺得在嚴武手下做事,很沒面子。過去嚴武接濟他,他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是朋友嘛,現在成了上下級,從嚴武手裏領錢,性質和感受就不一樣了,而且工作有其自身的規矩,嚴武可能還批評過他,這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挫折。有一次,他甚至和嚴武吵了起來,情急之下,他居然罵嚴武:你爸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兒子!可見是有些惱羞成怒了。於是,他只有辭職,嚴武一看沒有辦法,也就同意了。有研究者聯繫到當時四川混亂的政治局面說嚴武有過殺杜甫的意思,實在有點莫名其妙。他殺杜甫幹什麼呢?他們是世交,兩人有過極其融洽的交往,彼此都很瞭解,更何況杜甫對嚴武又構不成任何威脅,一個文人,撒點性子,情緒化一把,對嚴武這樣成熟的政治家來說,只不過是小事一件,他實在沒有任何殺杜甫的理由。事實上,杜甫對嚴武也是很感激的,他一直把嚴武當成自己的一個依靠,嚴武死於765年,嚴武之死,是導致杜甫出川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漂泊荊湘期間,杜甫寫詩懷念了自己的八個朋友,其中就有嚴武。
其次,杜甫在工作中沒有起碼的原則。杜甫任左拾遺期間,朝廷發生過一起著名的“房琯事件”。房琯祖上世代為官,他自己在肅宗朝也官至宰相,但他是一個善於慷慨陳詞而不務實際的人,並且終日稱病請假,不理政務,沉醉於談論佛家的因果和道家的虛無。安史之亂中的756年冬天,他率領一支軍隊與叛軍交戰,由於不懂軍事又固執己見,在鹹陽東陳陶一戰中一天之內全軍覆沒。肅宗罷了房琯的官,而且還要治房琯的罪,按理說這處罰是沒有錯的。但杜甫不這麼認為,他是房琯的朋友,很欣賞房琯,覺得是個“醇儒”,現在房琯有難了,他應該挺身而出。於是,他作為諫官,上書為房琯辯護,說房琯“罪小功大”,不應罷免,那些攻擊房琯的人都是一些人格卑劣的小人。杜甫這封措辭激烈的諫書,引起了肅宗的憤怒,他下令審訊杜甫,虧得有朋友相救,杜甫才免於一難。就此以後,肅宗一看見杜甫就煩,准了他的探親假,將他從自己身邊打發走了,後來又乾脆把他貶到了華州。
房琯事件給了杜甫一個教訓,讓他小心翼翼了起來,以致於後來真的有人蒙冤要他執言時,他反倒緘默不語了。肅宗在鳳翔時,鳳翔之地常有間諜出沒,有一位名叫吳鬱的官員,每逢處理間諜案件,必認真剖析,分辨黑白,由此得罪了權貴,被肅宗貶往潭州(今湖南長沙)。杜甫本該替吳鬱辯白,但他剛受了房琯事件的打擊,不敢多說一句話。後來他從秦州到同穀的路途中,途徑吳鬱的故鄉兩當縣(今甘肅兩當縣),訪問吳鬱的空宅時,深感良心的譴責,寫下了自譴的詩句。
第三,杜甫對工作極其不負責任。杜甫就任華州司功時,關中遇到了一場旱災。作為地方官員,杜甫不是和人民一起抗旱救災,而是在三個多月後,拍屁股走人,到秦州去了,連官也不做了。當然,杜甫棄官可能還有其他原因,那時,房琯事件餘緒還在,杜甫可能是聽到了一些不利於自己的傳言,由於害怕,乾脆棄官而去。不過,無論怎樣,都足以說明,杜甫為官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6
杜甫做不了官,又不會營生,他靠什麼生活呢?

三十歲以前,他可以“啃老”,伸手向父親要錢。

三十歲以後呢?天無絕人之路,杜甫主要靠以下幾種方式生活:

其一;投親靠友。杜甫一生漂泊,但他並不是毫無目的的亂走,而是所去的地方,都有親戚或朋友。在長安的頭幾年,他把妻兒安置在奉先,是因為奉先的縣令是妻子的一位同族;安史之亂爆發後,他逃到白水縣,是因為他的一位舅舅在那裏當縣尉;他到秦州去,曾寄居在一位從侄杜佐家裏,杜佐估計家境也一般,照料不了杜甫一家子,不得已杜甫才到同穀(今甘肅成縣),最終於759年入川的;他在成都也有親戚,從孫杜濟是當時成都尹兼劍南使裴冕幕府中的一位得意人物,一位表弟王十五也在成都當司馬,正是他們和後來他結識的一些朋友幫他建起了草堂,讓他有了一個安居之處,度過了一生中相對平靜安穩的一段時光;他後來出川,本意是想回洛陽,但時局動盪,計畫破產,所以才去的湖南,在衡州(今湖南衡陽),他有一位當刺史的舊友韋之晉,可惜等他好不容易到達時,韋之晉卻因病去世了。
他投靠的親友,都或多或少給過他一些幫助,雖然有時候有些人免不了會說幾句閒話,杜甫聽了,也有些不是滋味,但沒有太在意,一是他沒辦法在意,二是他在求親友們救濟這方面,沒有太大的心理障礙。在長安時,他經常去一位親戚家裏蹭飯,去的次數多了,這位親戚就有點不太高興,在打水時故意把水桶碰得砰砰亂響,換成其他人,比如陶淵明,可能會立馬掉頭而去,但杜甫不!他不但繼續蹭飯,而且還寫詩教育這位親戚:你作為晚輩,這樣對長輩是不對的,讓人哭笑不得。
杜甫還結識了一些有勢力並且還能理解他的一些朋友,這些朋友在生活中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比如上文提到過嚴武和房琯,不但在他生活困難的時候接濟他,而且還想方設法為他謀出路。還有高適,這位元他年輕時認識並且一起廝混過的朋友,在長安時就很關照杜甫,有一段時間高適在四川做官,還代任過成都尹,是草堂裏的常客之一,在精神和物質上他都是杜甫的依靠之一。還有鄭虔,是杜甫在長安時期交往最久,友誼最深厚的一位朋友。此人在詩歌、繪畫和書法方面都是行家,他曾題詩在自己的畫上獻給唐玄宗,被後者贊之為“鄭虔三絕”。鄭虔在長安擔任過一個廣文館博士的閑差,經常和杜甫一起吟詩喝酒,杜甫有一段時間靠領政府的救濟糧過日子,可他一旦有了一點錢就去找鄭虔,二人買酒痛飲。鄭虜談吐幽默,心性豁達,給了杜甫很大的安慰,鄭虔後來被貶以及死後,杜甫都為他寫下過感情真摯的詩歌。對這些朋友,杜甫是從來不講客氣的,他寫給他們的詩,很多時候都是在說自己活不下去了,你們快點給我送點錢和糧食過來吧,對方也是每求必應,就像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樣,馬克思每到沒錢花的時候,就給恩格斯寫信要錢,恩格斯很快就給他把錢寄了過來。

其二、給權貴做賓客混口飯吃。在長安生活不下去的時候,杜甫曾在一些權貴家裏做過賓客,陪他們詩酒宴遊,維持生計。在四川,杜甫的生活雖然相對安穩,但也經歷過一些磨難。嚴武第一次調離成都後,成都發生過多次軍閥混戰,杜甫也一度被迫流亡到綿州(今四川綿陽)、梓州(今四川綿陽三台縣)和閬州(今四川閬中)一帶,雖然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但衣食無著,只得依靠一些達官貴人,比如在梓州的東川使章彝。因為嚴武的關係,章彝對杜甫倒也客氣,給杜甫提供住的地方,每日“肥肉大酒”待之,杜甫離開時,還給了盤纏。杜甫也沒什麼正經事做,也就是陪章彝打打獵、喝喝酒、迎來送往一些官員。及至後來離開成都,杜甫在夔州(今重慶奉節)呆過一段日子,在這裏,他受到了一個小軍閥柏茂琳的優待,後者送了一個莊園給他,有吃有喝,還有僕人,但最終杜甫還是選擇了離開。
與接受親友的救濟不一樣,做權貴的賓客時,杜甫的心中有著深深的屈辱感,他多次在詩中描寫過這種感受,離開章彝時,他給章彝寫了一首告別詩,在詩中把自己比作是一條喪家狗,自嘲之中有著無限的辛酸。

其三、采藥賣藥。也許是多病的緣故,久病成醫,杜甫懂得一些藥理,困頓之際,他也靠采藥賣藥維持生活。晚年滯留潭州(湖南長沙)時,沒人接濟自己,杜甫經常帶著兒子從船上到城裏賣藥,藉以維持生活。在長安做權貴賓客期間,杜甫常常在山野採擷或在階前種植一些藥材,然後呈獻給那些權貴,維持自己可憐的自尊,意思是說:看,我並沒有白吃白喝你們的。成都草堂時期,杜甫花了一些精力種藥和種樹,與在長安種藥不一樣的是,這一次他把種藥種樹當成了一件正事,正兒八經幹了一些活,雖然還是不足以保障生活,但也許正是這種體力勞動,讓他感受到了充實,獲得了心靈的安詳,他在這一段時間的詩歌,用極其輕靈溫暖的筆法,描寫了耕作的喜悅,記錄了他的農民鄰居和他們的生活,描寫了自然界細微的變化,而這些,只有一個真正勞動了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可惜這樣的生活,在杜甫的一生之中,實在是太短暫了。

 

杜甫002杜甫004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內景


西元759年,杜甫攜家入蜀,次年春,在親友的幫助之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今天的成都市青華路38號),稱 “成都草堂”。除去因四川政局動亂而被迫流亡蜀中其他地方之外,杜甫在這裏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直至西元765年出川。在成都草堂的那段日子,在杜甫的一生之中,是相對比較安寧的,他在這裏植樹種藥,寫詩會友,留下詩作240餘首,包括《春夜喜雨》等名篇。也正因如此,這裏後來成為中國文學一處著名的聖地。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復存在,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後在宋、元、明、清經歷了多次修復,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西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西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佈局,新中國成立後,又經歷幾次修復,使其演變成了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

1961年3月成都杜甫草堂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

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也是有關杜甫平生創作館藏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杜甫用眾多優美的詩句描寫了他對草堂的依戀和對寧靜生活的知足。他寫草堂的風光:“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他寫一家人的生活:“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他描寫與田父村夫其樂融融的相處:“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他寫居於茅屋中所見的世界的美好與開闊:“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他寫在散步時所見到的浣花溪的美景:“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如今的杜甫草堂,古樹參天,清溪潺潺,依稀能見到古時風貌。


7
寫到這裏,似乎坐實了《舊唐書》和《新唐書》對杜甫的評價。然而,這就是事實的全部嗎?一個性格偏狹、浮躁,心胸狹窄、不知自我檢討的人,為什麼能得到那麼多人的幫助,為什麼又能寫出那麼多胸懷寬廣、沈鬱真切的詩歌來?
人是複雜的,杜甫也不例外,他並不是真的高高在上、完美無缺的聖人,他在性格方面有著致命的缺陷,但也有著一些讓人稱道的優點;人和人又是不一樣的,不能因為我們自己心靈的庸俗,就去懷疑另外一些心靈的偉大!
是的,在生活不如意,尤其是在求官未遂的時候,杜甫是發過很多牢騷,有些甚至是針對朋友的,聽來讓人覺得此人不可理喻。但細細讀來,那只不過是他一時的情緒發洩而已,說完也就拉倒了,自己都沒當回事兒,從這一點,倒可以看出杜甫是一個坦率的人,雖然很情緒化,但心靈很乾淨。這也就是他那些朋友能夠原諒他,包容他並且願意幫助他的原因。終其一生,杜甫都沒有真正怨恨過一個人,反而,對幫助過他的人,即便是在他逃難路上留他住過一宿的人,他都一直記恩在心。在求官的過程中,杜甫給很多達官貴人寫過獻詩,言詞還很諂媚,但這實在不必苛求,人窮志短,從來如此,也許每個人都如此,我們不是在生活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也說過很多違心的話麼!杜甫那麼做,只不過是在謀生而已,完全可以理解。並且我始終認為,杜甫是一個有著自知之明的人,晚年尤其如此,並非如《新唐書》裏所說的不知自我檢討,對於自己命運為何如此多舛,他後來應該是想明白了,這也就是為何在他晚年的詩歌裏面,多深沉人生感慨,少抱怨的一個原因。還在成都的時候,有一位朋友張某從西北來,贈給他一條珍貴的毛毯,他把這條貴重的毛毯接到手裏,展閱許久,覺得不是他這樣的人所能享用的,最後又珍重卷起,退還客人,方才覺得心平氣和。一個不自知的人能做到這一點麼?
杜甫是一個善良的,真正關心別人的人。顛沛流離之際,他始終沒有拋棄他的妻兒,他很愛他的妻子,暫時的離別,也始終記掛在心,他在月夜想念她,為她寫了極其動人的詩作。他也很關心他的其他親人和朋友,在自己都朝不保夕的時候,他還在想著他的弟弟們,想著他的傑出的朋友李白,他把對他們的掛念,一一寫進了詩歌裏。推己及人,由家到國,杜甫真摯的情感始終如一,國家發生動亂了,他憂心忡忡;官軍收復被叛軍佔領的地方了,他欣喜若狂;自家屋頂的茅草被狂風卷走了,他想到了和他有著相同命運的人們;臨死之前,他還在為“戰血流依舊”的祖國深深憂慮……這些都是從他的心底自然流露出來的,沒有半點的作態和偽飾。他沒有必要偽飾,當時他的詩歌反正沒有多少人讀,用不著表演,純粹是寫給自己看。在一些場合,或者在一些詩歌中,他說過一些大話,包括“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都有這方面的嫌疑,一方面要理解作為一個生活中的弱者,他說說大話求得一點自尊,是再正常、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理想主義者都在說些“大話”,就是實現不了的話,但也正如此,才反映出杜甫是位真誠的理想主義者,如果沒有這種理想主義的氣質,他就根本寫不出那些偉大的、不朽的詩篇!


8
年青的時候,杜甫曾自豪的宣稱:“詩是吾家事”,詩歌對他來說,是一種使命,更是在艱難歲月裏的一種安慰,無法想像,如果不是通過寫詩來宣洩心中的苦悶和憂傷,他會壓抑成什麼樣子,杜甫身體多病,但心靈一直健康,這和詩歌有很大的關係。他一生寫了上千首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一千四百多首,早年作品較少,主要是中晚期的作品。
和李白一樣,杜甫也是一個罕見的詩歌天才,但這種天才的展現卻和李白不一樣。李白一生之中雖然也寫過一些庸俗不堪的詩,但總的來說,他早年的詩和晚年的詩,都保持在同一個水準,從頭到尾一個樣兒,沒有什麼變化,這說明他是一個極其自足的天才,靠自己的天賦就能搞定一切。杜甫則不然,他的詩經歷了一個從開端到發展再到成熟的過程,像酒一樣,經過了長期發酵之後,最終醇香馥鬱。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經歷後來生活的磨難,如果沒有感受那麼多的辛酸,如果沒有體會那麼多的生離死別,杜甫很可能只是一個平庸的詩人,他的天才就會在碌碌庸常的生活之中被消磨殆盡。李白與杜甫相遇之時,李白四十四歲,杜甫三十三歲,至少在那個時候,杜甫並沒有表現出讓李白嘆服的詩才,在他的眼裏,杜甫頂多也就是一個能寫詩的遊伴而已,即便這個遊伴寫出過像《望嶽》這樣不錯的作品,這樣的人,他見得多了;反過來,在杜甫的眼裏,李白簡直就是一位天人,他深深傾倒于李白的天才,這一點,從後來杜甫老寫詩懷念李白,而李白沒有為杜甫寫過哪怕一首詩即可以看出。
大概在35歲之後,當杜甫開始要掙錢養活一家人,接觸到現實的殘酷之後,他的詩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個人走向社會,從單一走向豐富,從淺易走向深沉。安史之亂中,杜甫創作了大量直接記錄時代變化和個人命運的作品,比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春望》、《羌村三首》、《三吏》、《三別》等等。寫這些詩歌的時候,他不是旁觀者,而是經歷者、甚至是當事人,所以真摯動人,其真實性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史籍,後人稱杜詩為“詩史”,的確當之無愧。在夔州和漂泊荊湘期間,杜甫的詩歌創作達到了頂峰,不僅數量多,而且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臻于完美。這時候的杜甫,身體更加虛弱,他感受到了生命來日無多,也體會到了人生的局限,他不再像以前一樣自哀自憐,而是接受了命運。《旅夜書懷》是他這時候的代表作,當他寫下“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樣的詩句的時候,他就在他的詩歌底色上,塗寫上了一抹人生的蒼涼,他把自己置身在巨大的時空當中,又流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豁達。
後人瞭解杜甫的生平,有很多資訊是從他的詩歌中獲得的,他通過回憶、直接記錄等方式,在詩中寫下了自己的一生,從這個角度講,他是一個對生命很有責任感的詩人,他完成了他自己。每到一個地方,杜甫還會用詩記錄當地的風光和民情,這是極有價值的詩歌地理,一筆寶貴的財富,感謝杜甫,給了我們回到千年前,重新領略祖國的壯麗與滄桑的機會!
在中國詩歌史上,杜甫是最重要的一位繼往開來的詩人,他的詩歌,繼承了《詩經》、漢樂府的優良傳統又有所革新,為後來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新樂府運動”確立了標準,他的七律,更是律詩教科書一般的典範,影響了後來無數的詩人。他在詩歌中所傳達出的精神,已經融進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惠澤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
這麼傑出的一位詩人,在生前為何沒有影響呢?原因大概有二:其一、人微言輕,沒有話語權;其二、創作風格與主流不合,王維一派的山水詩和禪詩是當時詩歌的主旋律。有意思的是,雖然後人為他鳴不平,但杜甫自己倒沒有太在意,該怎麼寫還怎麼寫,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裏,全然不管他人。杜甫其實是一個有著堅定藝術信念,自信到傲慢的詩人!當然,他可以這樣!Ω

更多相關內容請詳見《休閒讀品•天下》2010年第四輯
《休閒讀品•天下》官方博客:http://xiuxiandupin2010.blog.163.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ydufou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